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(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原文及翻译)
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歡閱讀,念奴嬌赤壁懷古原詞譯文及賞析給你解惑答疑,豐富的内容讓你更加有讀下去的樂趣,《念奴嬌赤壁懷古》原文及翻譯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原詞譯文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你。關注我們,更多精彩正在路上!
《念奴嬌赤壁懷古》原文及翻譯
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
大江東去,浪淘盡,千古風流人物。故壘西邊,人道是,三國周郎赤壁。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。
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,談笑間,樯橹灰飛煙滅。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發。人生如夢,一樽還酹江月。
念奴嬌赤壁懷古翻譯
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
長江朝東流去,千百年來,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,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沖洗掉了。
故壘西邊,人道是、三國周郎赤壁。
那舊營壘的西邊,人們說,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。
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,驚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,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。
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!
祖國的江山啊,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!
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
遙想當年周公瑾,小喬剛剛嫁了過來,周公瑾姿态雄峻。
羽扇綸巾,談笑間,樯橹灰飛煙滅。
手裏拿着羽毛扇,頭上戴着青絲帛的頭巾,談笑之間,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。
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、早生華發。
神遊于故國(三國)戰場,應該笑我太多愁善感了,以緻過早地生出白發。
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
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,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,和我同飲共醉吧!
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
此詞懷古抒情,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,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曆史和人生。上阕以描寫赤壁矶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爲主,意境開闊博大,感慨隐約深沉。起筆淩雲健舉,包舉有力。将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。
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,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?然而蘇轼卻另有心得: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,那麽一己之榮辱窮達複何足悲歎!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,則汲汲于一時功名,不免過于迂腐了。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,專說三國赤壁之事。“人道是”三字下得極有分寸。赤壁之戰的故地,争議很大。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内,已改爲赤壁市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,另三處在黃岡、武昌、漢陽附近。蘇轼所遊是黃岡赤壁,他似乎也不敢肯定,所以用“人道是”三字引出以下議論。
其中“穿”、“拍”、“卷”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。“江山如畫”是寫景的總括之句。“一時多少豪傑”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。
蘇轼重點要寫的是“三國周郎”,故下阕便全從周郎引發。換頭五句寫赤壁戰争。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,作者描寫這麽一場轟轟烈烈的戰争也是舉重若輕,閑筆紛出。從起句的“千古風流人物”到“一時多少豪傑”再到“遙想公瑾當年”,視線不斷收束,最後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。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,隻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。
不留意的人容易把“羽扇綸巾”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,因爲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。但在三國之時,這是儒将通常的裝束。宋人也多以“羽扇”代指周瑜,如戴複古《赤壁》詩雲:“千載周公瑾,如其在目前。英風揮羽扇,烈火破樓船。”
以上内容是小編關于《念奴嬌赤壁懷古》原文及翻譯和念奴嬌赤壁懷古原詞譯文及賞析的分析和解答,如果你對文章有什麽意見或者建議請在下面留言,我們将整理和分享給大家閱讀。
好的文章肯定人人都喜欢阅读,念奴娇赤壁怀古原词译文及赏析给你解惑答疑,丰富的内容让你更加有读下去的乐趣,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原文及翻译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原词译文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。关注我们,更多精彩正在路上!
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原文及翻译
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
大江东去,浪淘尽、千古风流人物。
长江朝东流去,千百年来,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,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。
那旧营垒的西边,人们说,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,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,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!
祖国的江山啊,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!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遥想当年周公瑾,小乔刚刚嫁了过来,周公瑾姿态雄峻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手里拿着羽毛扇,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,谈笑之间,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。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、早生华发。
神游于故国(三国)战场,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,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,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,和我同饮共醉吧!
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
此词怀古抒情,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,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。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,意境开阔博大,感慨隐约深沉。起笔凌云健举,包举有力。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。
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,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?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: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,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!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,则汲汲于一时功名,不免过于迂腐了。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,专说三国赤壁之事。“人道是”三字下得极有分寸。赤壁之战的故地,争议很大。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,已改为赤壁市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,另三处在黄冈、武昌、汉阳附近。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,他似乎也不敢肯定,所以用“人道是”三字引出以下议论。
其中“穿”、“拍”、“卷”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。“江山如画”是写景的总括之句。“一时多少豪杰”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。
苏轼重点要写的是“三国周郎”,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。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。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,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,闲笔纷出。从起句的“千古风流人物”到“一时多少豪杰”再到“遥想公瑾当年”,视线不断收束,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。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,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。
不留意的人容易把“羽扇纶巾”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,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。但在三国之时,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。宋人也多以“羽扇”代指周瑜,如戴复古《赤壁》诗云:“千载周公瑾,如其在目前。英风挥羽扇,烈火破楼船。”
以上内容是小编关于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原文及翻译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原词译文及赏析的分析和解答,如果你对文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请在下面留言,我们将整理和分享给大家阅读。